你是否发现,孩子在玩不好积木的时候,做数学题也会很苦手?
——究其原因是孩子尚未被激活逻辑思维能力。
而少儿编程,正成为培养这种能力的“秘密武器”。
编程启蒙:给孩子的思维装上“逻辑系统”
传统观念中,逻辑思维的强弱往往被当做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学理科的依据,但实际上,它是一种解决问题、拆解任务、优化流程的综合能力。
编程≠敲代码:在游戏中培养核心素养
很多家长误以为编程就是写代码,担心孩子过早接触电脑会影响视力或沉迷游戏。爱因森教育课程设计总监是这样对家长解释的:“少儿编程的核心是思维训练,而非技术教学。”
以爱因森教育的“跑酷”主题课程为例,孩子需要通过编程控制角色收集资源、道具、避开障碍,躲避追捕等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不仅要解决“如何让角色避开障碍物”等技术问题,还要思考“资源分配合理性”。这种跨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,能同时提升孩子的创造力、专注力和抗挫折能力。
从“学会编程”到“用编程学习”
学习过编程的孩子,在数学解题时更擅长运用“逆向思维”和“模块化分析”。爱因森教育的学员家长反馈,孩子在学习编程后,写作文时会先列大纲再写,整理书包也会下意识按“分类-排序-收纳”的流程操作了。
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编程课程?
低龄段(5-8岁):以图形化编程为主,结合故事和游戏,培养兴趣和基础逻辑;
学龄段(9-12岁):逐步引入代码编程,通过项目实践提升综合能力;
爱因森教育作为云南较早开展少儿编程教育的机构,其课程体系十分注重将编程与物理、数学、艺术等学科相融合,培养孩子的综合思维能力。
写在最后
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:“数学使人周密,逻辑使人善辩。”少儿编程不是培养“小码农”,而是为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。
但要注意的是:兴趣比技能更重要
因为,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